东风港始建于1969年9月,位于山东省套尔河西岸,初期建设两个500吨级泊位用于原盐出口和建材进口。2005年滨州市实施"以港兴市"战略后,港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:2010年升格为地区性重要港口,2015年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开航实现海港突破,201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千万吨并获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[1] [8]。现拥有4个3万吨级泊位和17公里集疏运通道,2021年泊港铁路东风港站建成后形成"公铁水"联运体系,设计年运量达2200万吨 [2] [4]。作为山东省北部沿海重要物流枢纽,正推进5万吨级航道扩建并与青岛港开展战略合作 [1] [6]。
- 建港时间
- 1969年9月 [1]
- 所属港区
- 滨州港东风港区 [7]
- 地理位置
- 套尔河与秦口河交汇处下游 [7]
- 泊位规模
- 4个3万吨级(2024年) [8]
- 设计吞吐能力
- 5000万吨/年(规划) [5]
- 监管等级
- 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[1]
历史沿革
播报编辑
1969年山东省交通厅青岛海运局启动套尔河西岸港口建设,1971年建成两个500吨级泊位并命名"东风港",主要承担渤海湾盐业运输 [1] [8]。1991年启动首个3000吨级散盐泊位建设,2005年通过建设套尔河西引堤工程实现万吨级码头突破。2014年滨州港务集团组建后,东风港作为核心港区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2015年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正式开航 [8]。2017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吨,同年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资质 [1]。
基础设施
播报编辑
现运营4个3万吨级泊位,码头岸线总长505米,配套17公里集疏运通道和30万平方米堆场 [1] [8-9]。套尔河航道分为四段,其中东风港作业区段长5.1海里,水深维持6.5米满足3万吨级船舶通航。港区配备专业化化工码头和液体散货泊位,金水源航运公司计划建设4个3000吨级液体散货泊位 [5] [7]。2024年推进5万吨级航道及油品泊位建设 [1] [3]。
交通网络
播报编辑
2021年9月泊港铁路东风港站投入运营,该铁路设计运量近期1000万吨/年,远期2200万吨/年,通过19.4公里北海段连接全国铁路网 [2] [4]。铁路货场配备6条装卸线,直接服务汇泰集团、北海信和新材料等临港企业 [4] [9]。港口前沿配套建设工作船码头,规划6个泊位满足拖轮、巡逻艇等辅助船舶停靠 [5]。
发展规划
播报编辑
"十四五"期间重点实施三大工程:西港集团5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(2022 2024年)、驰通港务3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(2022-2024年)、三和管桩PHC管桩生产基地建设 [5]。根据《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》,套尔河港区规划岸线37.54公里,重点发展大宗散货和液体化工运输 [6]。至2030年规划形成以5万吨级航道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,与青岛港共建环渤海航运枢纽 [1] [8]。
安全监管
播报编辑
山东海事局将套尔河航道列为重点监控区域,重点监管油船、化学品船等危险品船舶。实施季节性分级管控:3-4月强化春季开航检查,冬季重点防范寒潮大风引发的船舶断缆事故。港区配备AIS船舶监控系统和VHF通信基站,实现套尔河航道24小时动态监控 [3] [7]。2024年启动智能港口管理系统建设,集成船舶调度功能 [3] [6]。